中日民众在日举行胡友平哀悼会:相同的感情与不同的偏见
日本人高野茂是看到中国朋友的微信动态后,得知胡友平去世。
6月28日上午,高野茂正在东京的电车上,早高峰没完全过去,车上的人还很多。他记得自己得知消息时,站在人堆里“眼泪留个不停”。随后,他也在微信上转发苏州市公安局追授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公示截图。
6月28日,高野茂转发公示并感谢胡友平
配文道,“我衷心感谢及尊敬胡友平大姐救我同胞,为中日人民和中日关系牺牲生命做出非常非常大的贡献。太伟大了。”在他这条动态下,有人抨击犯罪嫌疑人,“真理解不了,为啥刺杀日本人”,有人称赞胡友平为“大写的人”,也有人讽刺中国国内将胡友平贴上“汉奸”标签的煽动性言论。
这三条留言恰好将关于胡友平的遇难与舆论全部囊括:
6月24日16时许,江苏苏州高新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一对日本母子当时正在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等候苏州日本人学校校车。52岁男性犯罪嫌疑人周某某,持刀袭击上述日本母子。身为校车引导员的54岁中国女性胡友平上前阻止,被刺伤倒地。26日,胡友平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6月24日,胡友平救人遇刺倒地
两场追悼会
得知去世消息的当晚,高野茂“认真发表”将为胡友平举行追悼会的公告,呼吁“为我们的英雄胡友平大姐默哀”。也许是曾在山东工作近20年的缘故,“胡友平大姐”“胡大姐”,这种亲切地道的称呼已经成为52岁高野茂的下意识习惯,即使两人素未谋面。
出生于东京的高野茂曾在大学期间,向在日华裔媒体人周来友学习中文,也是经后者提议而想到哀悼胡友平。1994年,高野茂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一年后,进入一家日本食品公司工作,并自1997年起驻扎在山东潍坊的一家工厂,直到2016年返回日本。
6月28日,高野茂发布为胡友平举行追悼会的公告
为了能继续学习汉语,高野茂从2022年8月开始,每周末下午在东京池袋西口公园组织中日交流会。到现在,他已经为此创建了4个交流群,共有约2000人。他把举行追悼会的消息发布到群中,还邀请日本苏州同乡会会长陈茜出面发言。
6月29日,追悼会头天,有近40人到场参加。陈茜在场中央讲述胡友平的事迹后,众人围成一圈低头默哀,不时有经过的路人驻足。第二天下雨,来的人数却超过60,照例是陈茜发言,“在我们苏州有一位胡女士,她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拯救了一车的日本儿童”。随后,众人哀悼。
6月29日,日本苏州同乡会会长陈茜(中)与众人一同哀悼
在以往的交流会中,参加的中国人往往是日本人人数的两倍多。高野茂一直希望能有更多日本人参与进来,了解真实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没有(日本)媒体说的那么糟糕”。到场这次追悼会的日本人同样占少数,高野茂说,“我能力有限,没来得及启发日本朋友们,但参加的十几个日本人都说要向胡大姐见义勇为学习,为胡大姐的勇敢行动感动及感谢。”
也是这两天,在日本最大的书店街东京神保町,赵国君也在筹划为胡友平举行追悼会。
年过五十的赵国君是2022年4月从中国来到日本,一年后在神保町开了一家名为“局外人”的书店。店面在二楼,分成两间,一间是摆满书的阅读场所,另一间是平时举办讲座展览的活动室。活动室面积不大,只有38平,胡友平的追悼会被赵国君敲定在这里举行。
“事实上我不确定来多少人,甚至我都怀疑会不会来人,有没有人响应我们?”赵国君在6月28日上午得知胡友平去世后,赶回家中录制了一则事件评论的短视频,但总感觉内心悲愤的情绪仍未排解。他的爱人提议举行追悼会,他随即答应,马上制作海报、分发公告。
赵国君为胡友平布置的追悼会现场
赵国君有过举行追悼会的经历,去年年底,他为逝世的中国法学家江平举行过一次。那时书店刚开业不久,很少人知道书店,只有几个人参加,但这回很快就有电话陆陆续续打了进来。有人询问能否参加,有人无法到场想寄送花篮,也有人想为胡友平捐款。胡友平家属此时已经公开婉拒捐助,赵国君就告知来电的热心人士不接受捐款。
追悼现场最初准备了40个座位,列在房间的三面,环绕着靠墙的方桌。广为流传的胡友平照片被打印成黑白当作遗像,摆放在桌子中央,两边是齐高的白色蜡烛。赵国君信仰基督教,在烛台旁放了一本黑皮封面的圣经。30日下午,参加追悼会的人将鲜花敬放在胡友平遗照前,铺满方桌。尽管下雨,但来的人络绎不绝,手拿鲜花站满了通往书店二楼的狭小过道。赵国君不得不让现场人员走动起来,让后来的人能够进到房间。
6月30日,许多人到书店活动室参加胡友平追悼会
有位来自中国的中年妇女见到胡友平的照片瞬间哭了,她告诉赵国君自己曾在苏州工作6年,特别有感情。赵国君也眼角湿润,“尤其是胡友平那张照片,她太普通、朴素、善良,就是邻家大姐这样的一个角色。”他以基督徒祷告的方式在悼词中写道,“以纯正的善良,如胡友平姊妹一样的善良看待世界,爱人如己。”
念完悼词后,赵国君请有话想说的人上前发言。一位在日本生活近40年的华人女士曾在胡友平去世后,看到网上许多牵涉“仇恨”“汉奸”字眼的跟帖,她说,“日本对中国是有罪的,战争罪这是有的,大家都承认,但我希望记住历史,不要延续这种仇恨,记住历史是有必要的,但延续仇恨实际上都不利于两国人民。我真的是鼓足勇气站在这儿想说两句,希望我们在日华人将来为中日友好能够做更多贡献。”
追悼会本是在下午四点结束,但来的人相互寒暄一直持续到了六点书店歇业。7月2日一早,赵国君回到追悼现场,书店的日本房东来帮着修空调,问赵国君悼念的人是谁。略通日语的他,用比划加手写的方式将胡友平的事迹告诉房东,房东连声道,“太厉害了”。
6月30日,胡友平追悼会海报贴在二楼窗户上
回眸十二年前
在中国工作生活的20多年,高野茂觉得中国同事们对他很好。每周他们都会找高野茂约酒,时常喝到尽兴一起醉倒在地。遇到中国传统节日,他们会邀请高野茂到家中做客。高野茂有时深夜去公司的合作企业进行检查工作,会有同事主动提出陪他一块。同事们还经常同他开玩笑,高野茂说,“中国人都开朗幽默,我很喜欢他们”。
但高野茂受到过一些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就日本侵华战争对他的指责,“一般(对我)说日本后代也有责任,我这个小小的日本老百姓开始思考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应该怎么样”。在中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的2005年和2012年,高野茂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日资企业的诋毁言论。
2005年3月至4月,中国民众网络签名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反对日本文部省给予淡化日本二战历史责任的《新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的决定,多地爆发反日示威游行。
2012年9月10日,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正式决定对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实施国有化方针。15日至16日,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部分地区传出民众打砸日资商铺及日系汽车的事件。
示威游行图源人民网
东京神奈川县一所日本语学校的老师石渡清,对2012年那段时期的印象尤为深刻,“在日本人的印象里,那段时间的事件是日中关系恶化的转折点,是这次的(苏州)事件完全没法比的”。年过六十的他从1998年左右开始,每年会到中国待上一两个月,给将要前往日本工作的人进行集中研修,一直持续到近些年。
2012年的紧张时期,曾有朋友让石渡清暂时不要到中国。后来,他在南京大学附近的酒店暂住时,看到过有人举行抗议。在中国朋友的接待下,石渡清有种“被保护得很好的感觉”。他把南京这座略为微妙的城市称作“第二故乡”,“我到了南京很多次,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这不是场面话。”
在石渡清看来,胡友平难能可贵的是“本能地去帮助遇袭的人,与是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无关”。曾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就读五年的神户大学讲师早川太基,用古文形式写下题为《姑蘇胡氏哀辭》的悼辞,其中写道“乍見孺子將墜火井兮,挺身出而不畏熱;豈謂內交於雙親兮,已諠保身之明哲”,同样称赞胡友平本能救人的举动。
互不相同的印象
日本四大报纸之一的《产经新闻》于7月4日刊发社论,中日民众在日举行胡友平哀悼会:相同的感情与不同的偏见题为“第二次义和团运动:中国苏州砍伤日本母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开头称,“目前,行凶者的动机尚不清楚,但鉴于袭击发生在一所日本学校等校车的地方,袭击者有可能是有预谋的,而且袭击目标是当地的日本人,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7月6日,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首次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他则指出,目前日方认为,苏州日本人遇袭事件是一起偶发案件、并不针对日本人,日方也希望能获得更多信息。日方注意到,中方对于网络极端言论采取了治理措施,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评论。
7月6日,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北京出席第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中)
在日本社交平台上,大部分日本网友都对胡友平表达敬意和悼念,有人说,“如果我处在同样的立场和情况下,我没有信心能够立即采取这位女性同样的行为,我希望能永远记住这样的人”,有人建议不将事件上升高度,“我觉得尽量不要笼统地说这个国家怎样。因为日本也有形形色色的人......”不过,也有部分日本网友称,“最好不要去中国”,质疑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和中国的治安环境。
日本网友对胡友平去世的评论
6月25日,苏州事件发生的次日,一位旅居日本九州20多年的中日韩翻译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视频中,她念了一篇曾就读苏州日本人学校的学生写的作文。
“我作为在中国的外国人,在上海和苏州生活了8年半,中国人非常热情友好,尤其对孩子非常重视,我家有一位阿姨,帮忙做家务,照顾孩子,跟孩童时期的我一起玩耍,但是当我回到日本后,跟社团同学们分享中国阿姨的美好回忆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我,没对你做坏事吧!这时,我感到非常难过,在中国大家都非常爱护儿童,被称为‘宝宝’,每个孩子都是宝宝,即便对我们这样的外国人也一样,所以阿姨对我并没有区别对待,在社区也一样,坐地铁时都会给孩子让座,进行校外活动时遇到的当地人,即使知道我们是日本人学校的孩子,也夸我们‘好可爱呀’,还热情地抚摸我们的脸蛋,我生活过的真实的中国和日本的同学们对中国的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一位博主的视频
(文中石渡清为化名)